中工网北京5月25日电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王维砚)“高技能人才能去职校当老师吗?”在全国两会上,一线代表委员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一边是技师工匠有站上讲台传承技能的愿望,一边是职业院校对工匠教师求才若渴,但是实现校企间的人才流动并不容易。
“有的高级技工年纪大了,在一线干不动了,但技术经验丰富,很适合教学。”采访中,50岁的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技能大师、茂名石化首席技师张恒珍委员和57岁的国网安徽宿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带电作业班副班长许启金委员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些技师工匠有意愿成为职校讲师传授技能。
“名师出高徒,想要培养出到企业就上手的学生,离不开沉在一线、技术水平高的好师傅。”佛山市技师学院装备制造系副主任杨珍代表告诉记者,职业院校非常欢迎、也非常需要来自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充实“工匠之师”队伍,“他们传承的不仅是技能,还有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
2019年,关于加速完善现代职教体系的政策密集出台。其中,《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
政策为高技能人才站上职校讲台打开了大门。但受访代表委员表示,目前,高技能人才进入职业院校任教的通道并不畅通,一线工人想走上职校讲台仍难推开“身份玻璃门”。
杨珍代表告诉记者,目前有一部分来自企业的人员通过公开应聘来职业院校任教,但通常是具有本科学历且年龄在35岁之内的工程技术人员,并非一线工人。
“关键在于政策的落地落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委员表示,核心问题在于企业编制与事业编制身份转变的人事壁垒。她建议,尽快落实对高技能人才进入职校任教放宽年龄限制、学历限制。
实际上,一些职业院校已开始聘任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到学校兼职任教。张恒珍委员就在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担任客座教授,许启金委员也曾在国家电网技术学院担任兼职培训师。
“但兼职教师授课往往缺乏连续性,一般都是偶尔集中授课,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职校学生的求技之渴。”杨珍代表说。
许玲委员认为,让高技能人才打破“身份玻璃门”进入职业院校担任老师,更重要的是代表着一种导向——给高技能人才应有的社会地位和职业通道,让工人看到更多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