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行时|成都为产业工人建最好的“家”-工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工会

劳动经济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多维度、有温度、组合式叠加激励,全城覆盖、线上线下普惠性定制服务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行时|成都为产业工人建最好的“家”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娜
2020-03-30 07:09:57

  拥有多维度、有温度、组合式的叠加激励,专享免费技能提升培训、高质量技能赛事等全周期的赋能成长,更有职工之家带来全城覆盖、线上线下的普惠性定制服务——近年来,成都广大职工被覆盖在这样的服务之下。

  以职工之家建设为载体,成都市不断落实组织覆盖、思想引领、强基固本、赋能成长、标杆选树、维权服务、尊崇礼遇、源头保障八大工程,产业工人总量、技能人才总量、高技能人才占比和产业工人服务保障水平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截至目前,该市技能人才总量已突破200万人大关,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跃升到30%以上。

  尊崇礼遇“领军方队”

  “坚守‘疫’线,就要站好每一班岗!”成都地铁1号线红花堰车辆段检修员毕东云,去年凭借精湛的检修技艺和国家专利获评首批“成都工匠”。疫情发生以来,他在完成原有工作的同时,背负35多公斤的消毒液进行车体消杀,每个轮班下来极度疲惫,但他从不抱怨。

  成都市劳模、四川科伦药业新都基地负责人刘文军,原本计划春节带家人出国旅游,得知医用资源紧缺后立即退掉机票,马不停蹄安排生产,向湖北输送莫西沙星、利巴韦林等药品60余万袋。“关键时刻,我们绝不退缩!”刘文军说。

  为了打造这样的“领军方队”,成都市总工会着实下了一番功夫。为了基本掌握全市产业工人队伍总体规模、技能素质、权益实现、精神文化生活等情况,切实弄清基层工会自身建设及活力状况,他们历时3个月对20余万家企业、315余万名职工开展大调查,形成了产业工人队伍状况调查研究总报告和7个产业分报告。

  2018年,成都市总坚持源头保障和强基固本相共振,稳步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发展壮大,连续出台《关于实施“成都工匠”培育五年计划的意见》《成都市鼓励校地校企合作培养产业发展人才补贴实施办法》等配套文件6个,明确用5年时间培育1万名“成都工匠”,建立工匠人才梯度培育机制,整合政治性安排、人才新政、荣誉激励、经济待遇、职业发展、生活服务等领域的资源,坚持对高技能人才实施多维度、有温度、组合式的叠加激励,其中涉及大病医疗专家服务、疗休养、定制保险、国际性技能提升培训交流、国有景区免费开放、交通出行特惠等专享礼遇。

  “要做到标杆选树与尊崇礼遇的相融合推进。”成都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职业终身赋能成长

  通过打造众多交流互鉴平台,成都市为产业工人提供了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2019年,成都市在连续举办16年的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基础上,创新开展立足西部、面向全国的“成都职业技能邀请赛”,吸引了国内66个城市1042名技能人才同台竞技。参赛者中,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的高技能人才占58%。

  成都市总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是为广大职工搭建交流平台,也是为了培养选拔高技能人才、弘扬工匠精神、深化技能人才培养区域合作、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无论比赛结果如何,邀请赛是一场只有奋斗者、见证者而没有失败者的技能盛会。

  在“以赛为媒、以赛促学”的背后,是成都市坚持针对产业工人的职业终身赋能成长。去年出台《成都市全民技能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以来,该市开展了大规模的职业技能培训。

  为了督促企业承担技能人才培养使用的主体责任,成都拿出“真金白银”鼓励企业、院校自主开展培训,鼓励个人参加技能培训。比如,企业开展技能培训且职工获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按每人3000~6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补贴。

  “力争到2023年实现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300万,高质量人才占比达30%以上,这是我们的目标。”成都市总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做强“技能成都”的品牌建设,加大了财政资金对职业院校生均财政拨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技能培训、“成都工匠”培育评选等改革事项的保障力度,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给予3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目前,已有33所职业院校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引导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调整专业92个,组建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个、专业职教集团13个。

  享受“娘家人”最强应援

  “以职工之家建设为载体融入超大城市治理体系,这是我们明确的一个工作方向和重点。”成都市总有关负责人介绍,以“职工之家”建设为统领,将“乡镇(街道)工会评级、企事业单位评星”行动作为“小三级”工会健全组织体系、推进规范化建设和发挥作用全链条的抓手,推动375个乡镇(街道)工会、7800余家企事业单位工会参与评星定级,2018~2019年市、县两级工会投入补助经费1.2亿元,以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

  为了增强产业工人的获得感、归属感,该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产业工人普惠服务体系。目前,已发展线下服务点位3万多个,打造“职工食堂”“职工集市”等普惠服务项目,建立普惠商家保证金银行监管体系保障职工权益。2019年,提供特惠医疗、就餐观影等各类普惠服务1215万人次,普惠优惠上亿元。“成都职工”普惠服务平台被评为全国工会系统“最具影响力平台”。

  “最好的‘家’,就是无论任何时候,都是站在职工群众身后的最强应援。”成都市总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市正朝着实现产业工人改革目标集成、政策集成、效果集成的方向,在实现良好开局的基础上推动改革工作行稳致远。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 姚怡梦

图片新闻

全总要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

新闻排行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