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矿产改“十条”让工人有地位有待遇受尊重-工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工会

劳动经济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徐矿产改“十条”让工人有地位有待遇受尊重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伟 通讯员 吴亚东
2020-01-13 07:04:43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行时】

三个“强化” 四个“建立” 三个“提升”

徐矿产改“十条”让工人有地位有待遇受尊重

  怎样切实提高产业工人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近日,江苏省徐州矿务集团公司制定出台《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十条》,通过3个“强化”、4个“建立”、3个“提升”措施,让产业工人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待遇、社会上受尊重。

  记者注意到,徐矿产改“十条”,涉及提高产业工人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3个方面。

  在提高产业工人的政治地位方面,徐矿提出做到3个“强化”。

  强化产业工人党建工作,优先从优秀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提高一线产业工人党员比例,创建党员先锋示范岗;党员全国劳模参加集团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员省(部)级劳模参加所在单位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强化产业工人源头参与,提高产业工人在党的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中的比例;坚持企业重大决策听取产业工人意见,涉及产业工人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必须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完善职工董事制度、职工监事制度,保证产业工人有效参与企业治理。强化产业工人培养力度,建立优秀产业工人在工会、协会等群团组织中兼职制度;集团公司“十佳区队长”“十佳优秀班组长”及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军人才,优先列为后备干部推荐人选;集团公司技能大赛、技术比武优胜选手和技师、高级技师,优先作为班组长推荐人选。

  在提高产业工人的经济地位方面,徐矿提出做到4个“建立”。

  建立完善工资增长机制,按照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的原则,健全向一线产业工人倾斜的分配制度,稳步提高产业工人收入;通过技能水平与薪酬等级挂钩制度,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股权制、年薪制等分配方式;国家、省(部)、市级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及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工资标准分别不低于所在单位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干部。建立完善保障激励机制,提高劳动模范、高技能人才年金企业缴费比例。建立完善津贴激励机制,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与本单位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标准津贴。建立完善奖励激励机制,产业工人在国家、省(部)级专业技术大赛中获得优胜名次的,视获奖名次,由所在单位分别给予5万元~20万元、2万元~10万元奖励;产业工人新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由所在单位分别给予5000元、1万元奖励。

  在提高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方面,徐矿提出做到3个“提升”。

  提升产业工人荣誉感,持续开展劳模、工匠、好人、“六个十佳”及岗位标兵、技术能手等评选,增加产业工人在各级各类先进评选中的名额比例。提升产业工人幸福感,获得国家、省(部)、市级荣誉的产业工人,由集团公司分别安排一次5人、4人、2人家庭疗休养;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及“六个十佳”等荣誉称号获得者,安排一次个人疗休养;集团公司技能大赛、技术比武优胜选手,由所在单位适时安排疗休养;加强劳动保护,实现职业健康体检全覆盖。提升产业工人获得感,持续开展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活动,每年选送100名骨干产业工人到国内外知名院校、大型企业、培训机构进行学历、技能提升培训;集团公司每年举办一次职工技能大赛或青工技术比武,组织优秀产业工人进行交流研讨。

  徐矿集团现有2.5万多名在岗职工,曾在全国率先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制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冯兴振表示,集团始终坚持“满眼都是人才”的理念,充分发挥国企的示范引领作用,高质量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加快建设国际化特大型省属能源集团提供队伍支撑。

  江苏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朱劲松认为,作为江苏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试点企业,徐矿集团的“产改”目标导向清晰、工作措施具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 尹文卓

图片新闻

全总要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

新闻排行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