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内需潜力 促木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理论

幻灯片

挖掘内需潜力 促木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程宝栋
2020-09-25 10:51:03  来源: 经济日报

  木材产业是林业产业的主导产业,由于其绿色、低碳、环保等特点,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木材产业的快速发展起步于21世纪初,如果考察发展模式,我国木材产业只是被动融入了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占据附加值最低的生产加工环节,处于“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国际循环。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竞争环境及要素条件的变化,这种国际循环面临着空前的挑战。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暴发,全球木材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着松动分离的严峻形势。在多重压力叠加作用下,尽快实现我国木材产业转型升级尤为紧迫和必要,新发展格局为未来我国木材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新发展格局首先强调要依托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必须要摆脱发达国家主导全球价值链的约束,以内需市场为根基,降低对出口市场的依赖,因此,鼓励并扩大木材及其制品消费就成为扩大内需的关键。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行绿色发展,而绿色发展必须倡导绿色材料革命,“以木代塑”“以木代钢”,应该成为未来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无论是以满足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还是基于国民经济绿色转型的内在需要,国内木材需求均将呈现出不可逆转的刚性增长态势,木材产业的内需市场潜力巨大。未来,我国应该大力宣传木产品文化,通过制定木材需求政策,鼓励和促进木材及制品消费,为我国木材产业国内大循环的实现构建坚实的市场基础。

  形成国内大循环,要切实加强产业集群的创新。产业集群有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即创新型集群和低成本型集群。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木材产业已经形成了若干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如江苏横林的木地板、山东临沂的胶合板、江西南康的实木家具等。但已有的产业集群主要还属于低成本型集群,主要表现为集群内产业链条短、竞争强于合作、创新氛围不足等,这主要由我国木材产业被动嵌入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所致。因此,要实现我国木材产业链安全与供应链安全,摆脱既有全球价值链的约束,需将木材产业集群由低成本型集群转向创新型集群。要注意产业集群与国内市场需求的有机联系,要充分利用地理临近效应,将本土消费者的现实消费需求和潜在消费需求作为产业集群创新的主要依据。

  形成国内大循环,还要考虑木材来源问题。“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是林业现代化的根本标志。林业发展应该兼顾生态安全与木材安全,即通过国内高效的森林经营,立足以国内木材供给为主,利用国际木材为辅,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木材数量及质量需要。为了增强国内中长期木材供给能力,要有针对性地推行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调动林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向木材生产的配置。

  此外,还必须借助国际循环,进而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从延伸木材产业链、提升木材产业价值链角度来看,短期内还得从欧美日等木材产业发达国家引资、引技、引智,实现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攀升。从出口方面来看,我国木材产业出口市场应逐渐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沿线国家是未来我国木材产业出口的重点区域。我国应利用与“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主导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木材产业价值链重构,进而推动新型全球木材产业价值链的形成。

  (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编辑: 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