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武汉:一位中国机长的三个半小时-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人物

驰援武汉:一位中国机长的三个半小时

郭少丹
2020-02-02 15:19:14  来源: 中国经营网

  “刘机长你能不能飞一趟武汉,运送医务人员和医疗物资?”

  1月28日下午3点45分,东航上海飞行部六部一分部经理、机长刘明甫正在休假陪伴身患重病的母亲,突然接到公司的电话。

  电话来的突然,但刘明甫没有丝毫犹豫,连说了三个“可以”,并迅速穿好飞行服,告诉家人自己提前返岗。

  五分钟后,刘明甫已经在直奔上海虹桥机场的路上。告别时,刘明甫并没有告知家人要逆行深入草木皆兵的疫情重灾区——武汉。

飞前刘明甫在检查驾驶程序 图/受访者提供

  临时换机

  出门时,刘明甫带了口罩,急驰在“魔都”的马路上。

  受疫情影响,上海街上的人很少,车也少,刘明甫形容,下午四点更像平时上海早上四点钟的样子。

  从事航空业23年的刘明甫,已经记不清飞过武汉多少次,但这次,他最激动。

  到达上海虹桥准备大厅后,刘明甫才知道,自己即将执飞的这趟武汉航班,是临时更换的机组。

  刘明甫说,这次飞行任务是将上海市第二批驰援武汉的医疗队148名医疗人员和11.7吨防疫医疗物资运往武汉,原计划使用A321机型,由执行过重大救援任务的飞行四部三分部副经理刘玮、副驾驶吴寅俊组成的机组执行。

  但就在该机组正在做飞前检查时,东航上海飞行部突然接到市疾控指挥部指令,得知这批乘坐包机的医疗人员人数和防疫物资量较多,而原计划运载机型运力不够,不得不临时更换为载重更大的A330重机型。

  “综合考虑,飞行部领导觉得我最合适飞这趟武汉。”刘明甫说道,机型更换后,机组人员也重新调换,28日下午大概四点半,他到达准备大厅后不久,副驾驶吴金收也马不停蹄地及时赶到,11位机组乘务人员也在十五分钟内集结完毕。

  虽然是临时通知,但大家速度都很快。

  就在刘明甫这班机组集结的同时,上海飞行部各部门也在抢时间,与东航其他单位部门通力配合,在40分钟内完成了更换整套机组的全部相关航前准备工作。

  按照以往,从调机,换飞机,换机组、安排物流、办理登记手续等整个流程下来需要近四个小时,但这次东航调动多部门为支援武汉开通“绿色通道”,走完所有流程只用了一个半小时。

 刘明甫绕机检查图/受访者提供

  在起飞前,刘明甫按规定完成了所有飞前准备工作,包括绕机检查,驾驶程序检查。

  而与往常不一样的是,眼下飞前准备多了一道程序:量体温,消毒。“针对疫情防控,我们有一套完成的防护措施,包括消毒,口罩、手套等,飞行前后,机组成员会检测体温。”刘明甫说。

  46岁的刘明甫有着近2万小时的飞行经验,飞前准备工作对他来说已娴熟到极致,但这趟武汉之行,刘明甫有种从未有过的使命感。

  按时起飞

  考虑到疫情,在起飞之前,刘明甫接到了上海飞行部的指导意见:落地武汉后,乘务组人员尽量不要出机,机组出舱照常做返程检查。

  但作为机长,刘明甫是机组中的核心成员,必须要和副驾驶一起出舱,完成返程飞前所有准备工作。

  这意味着,刘明甫和副驾驶要暴露在武汉机场。

  暴露的话,会多长时间?期间会接触到哪些人?回上海后会怎么样?这些是这两位飞行员要直面迎接的问题。

  不过,从接到任务到完成飞前准备工作,刘明甫一直很激动,还没顾上考虑此行面临的风险。

  “这是疫情防控开始后,我首次飞武汉,多少也算是为武汉做点事情,脑子里什么也没多想,就感觉挺光荣的。”刘明甫直爽地说。

  飞行前,医疗人员进行了两次动员会,刘明甫用“热血澎湃”形容当时的心情。 不过,刘明甫留意到,随行的十二位机组成员中个别人情绪不高。细想后刘明甫也能理解,人非草木,面对未知的前途,有心理变化也人之常情。

  随后,刘明甫进行了一次简短的动员会,他告诉机组所有成员:这是一次光荣的任务,我们一定要把这些医务人员照顾好,尽全力满足他们乘机期间的各种要求。这是任务,更是使命。

医疗人员登机 图/受访者提供

  17时整,在一片激情高昂的氛围中,支援武汉疫情防控的148名医务人员开始登机。

  这批医疗人员来自上海51家单位的呼吸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和护理等专业科室,其中医生52位、护理人员93位,还有3位行政人员。

  “医务人员超过一半是年轻面孔。”刘明甫说,尽管带着防护口罩,但眼眸中流露着青春,他们和乘务员互相打招呼激励,声音里充满热情,当时的氛围很感动,像是要去打一场大仗。

  刘明甫又补充一句,这也一定是一场胜仗。

  17时53分,由刘明甫执飞的东航第九架驰援武汉的紧急医疗包机航班起飞驶向武汉。

  平稳落地

  起飞后不久,刘明甫为机上148位医务人员播送了一段广播:

  各位敬爱的白衣天使你们好,我是本次航班的机长刘明甫,在新春佳节之际能够陪你们一起奔赴抗击疫情的最前线武汉,我们全体机组成员感到非常自豪与骄傲!因为有你们的最美逆行,因为有全国人民的万众一心,我们相信,一定能尽快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此,我们谨代表东航全体员工向你们致以最高的敬意,请你们一定要注意自我防护,照顾他人的同时,也务必照顾好自己!祝大家尽早凯旋!我们再接你们平安回家!武汉加油!中国

  必胜!

刘明甫机组成员合影图/受访者提供

  激动、感动、坚定等等,一种难以言表的心情围裹着刘明甫。

  飞行期间,刘明甫一直与地面保持着联络,不断汇报飞行情况,并时刻提醒自己“要沉着、冷静、平稳,当平常航班飞”。

  时间一点点过去,距离终点武汉越来越近。

  19时15分,在经过1个多小时的飞行后,刘明甫终于将载着驰援武汉医疗队的MU800航班平稳地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这时候,距刘明甫接到飞行任务还不到三个半小时。

  此时,刘明甫并未放松,叮嘱乘务人员留在机舱里后,做好防护与副驾驶一起出了舱。出舱那一刻,刘明甫下意识地向四周望去,机场除了为他们飞机服务的工作人员,没有其他人,整个候机楼开着灯安静地待着。

  降落前,刘明甫其实准备了备用方案,如果受疫情等各种因素影响,到武汉无法落地,会及时返航。确幸,落地很顺利,而且为刘明甫执飞这班包机航班对接服务的工作人员早已做好防护等候着。

  在148名医疗救护人员离开,11.7吨防疫物资卸机时,刘明甫向上海飞行部做了简短汇报,“医务人员和医疗物资已安全顺利送达武汉,正准备做飞后检查、消毒飞回上海” 。

  这时候,刘明甫整个人才渐渐放松下来。

  他知道,任务顺利完成了,这些宝贵的医疗资源会迅速投入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大量医疗人员和物资向武汉聚集,从2020年1月23日上午10时开始,武汉天河机场关闭旅客运营服务,截至1月29日晚,机场累计保障防疫人员及物资航班44架次,运送医护人员4895人,医疗急救物资268.2吨。

  防疫医疗人员和物资还在不断涌入武汉。

  感到自豪

  向上海飞行部汇报完毕后,刘明甫和副驾驶迅速做完飞后检查、加油、消毒等工作,返回机舱等待返航起飞指令。刘明甫记得,从出机舱到返回机舱,用时不到十五分钟。

刘明甫机组在等待返回上海起飞指令 图/受访者提供

  在等待返航期间,刘明甫接到了妻子的电话。

  “怎么不告诉我是去武汉?”妻子叮嘱他要做好防护。

  “不用担心啊,没事的,我防护的很好。”刘明甫告诉妻子,对接很顺利,已经准备返航了。

  刘明甫说,我是不想家里人担心,才没说要飞武汉,外界的信息让家里人听到武汉两个字都成了惊弓之鸟,有些闻武汉而色变。

  “返回上海后如果需要隔离,我们坚决服从,毕竟为了大家的安全也应该这么做。”刘明甫讲到。

  20时24分,刘明甫起飞返回上海。

  回到上海后,刘明甫进行了一系列消毒、监测体温等防护工作,这几天刘明甫听从公司安排,一直在家“自我隔离”。

  讲述此次驰援武汉之行,一提到家人,刘明甫会爽朗的笑出声,“最可爱的是我女儿,回家后女儿说,爸爸,为你自豪呀,你都上了电视了······哈哈 。”

  刘明甫的领导在其到达武汉后,在工作群里发了一段话:三个多小时前,刘机长还在家里休假,现在已到武汉。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就是使命和担当。

  “其实没什么,都是应该的,能为武汉运送支援医疗队和物资做点事情感到自豪。”刘明甫说,作为飞行人员,作为党员,需要你去哪里就去哪里,没有拒绝的理由。

  刘明甫开玩笑称,“自己负责中队里近120个飞行员的安全训练,很多年轻飞行员都是从航校毕业直接过来的,平时总是告诉他们怎么飞,怎么把控飞行安全,怎么做人,到了关键时刻,得做表率呀!”

编辑: 柳阳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他们在负重前行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记忆中,春节代表团圆、祥和,百姓希冀安康、幸福。但是,今年春节正逢新型冠状病毒肆虐,防疫抗疫工作刻不容缓,广大医护人员面对毒害没有畏惧、退缩,而是心甘情愿、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离别、危险,置自己于险地不顾,去换回他人的平安,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壮歌。在这样的壮举前,任何文字、赞美都不免有些苍白无力。毕竟,他们时刻在和死神竞速,这既是在彰显“南丁格尔精神”,也是在践行“希波克拉底誓词”。

  • 中工时评:对快递员“退场”要有机制准备

    根据国家邮政局下属的中国邮政快递报社发布的2019年全国快递从业人员职业调查报告,40岁以下人员构成快递员从业主体,46岁以上的快递员仅有5%,从业3年以内的快递员占比超过半数,5年以内占比近四分之三。而在劳动收入和强度上,四分之三的快递从业人员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超过两成的从业人员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

  • 中工时评: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

    总书记的指示和总理的批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必然要求,为各地区各部门有力有效开展疫情处置防控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 中工时评:新型就业群体超时工作应引起重视

    在正在召开的上海市两会上,上海市政协委员王厚福提交了《关于重视解决新型就业群体全息保障问题的建议》。根据上海市总工会于2018年进行的调研,包括货运驾驶员、物流快递员、护工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商场信息员、网约送餐员、房产中介员和保安、保洁员在内的新型就业群体总计150万人。

人物

  • 泄露肺炎患者隐私被查处不冤

    将属于内部工作文件且涉及多人隐私的调查报告,转发给无关人员进而传播至微信群,不仅涉嫌违反疫情防控工作纪律,并且直接侵害了患者的隐私权益。而在疫情形势如此严峻的当下,泄露肺炎患者信息也难免会给社会带来一定影响,诚如媒体报道,引发部分市民恐慌能,对疫情防控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 巨星陨落,曼巴精神永不落幕

    醒来习惯地打开了手机,看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科比遇难。难以相信,难以接受,还未从疫情的沉痛中起身,又受到了精神上的重重一击。谁能想到,那个起蛰于洛杉矶凌晨4点的曼巴,在北京时间凌晨4点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 2020年春节:“请战书”最美 “红手印”最热

    白衣天使挥毫请战书,壮美勇士激情红手印,我们一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 蔡维忠的散文世界

    这些年,北美华文文坛可谓水草茂盛,作家身份也是色彩斑斓。马蹄花香,风吹草低,如野火燃尽后生机勃勃的草原。时空变幻,遥望云天,一个个倔傲的灵魂,在生命的原乡里吟唱。蓦然间,在散文高地上,蔡维忠的名字迎面走来了。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