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靓看台 传递温暖-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文体

扮靓看台 传递温暖

刘硕阳
2020-06-23 08:53:51  来源: 人民日报

空场比赛的日子里,运动员和观众或许会更加“思念”彼此,这也促使赛事组织者想方设法强化运动员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联络

  6月20日,2019—2020赛季中国男篮职业联赛(CBA)恢复比赛。虽然比赛在空场状况下进行,但球场看台上却并不冷清,各队球衣整齐地铺在座椅上,组成了一个个“球衣方阵”,仿佛整齐端坐的球迷。进入6月,不少职业体育赛事复赛,也在用一个个看台上的“小心思”,维系着与球迷的情感。

  6月12日,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也在空场情况下重启,比赛通过转播技术,使得电视观众能够在屏幕上看到虚拟观众,并能够听到他们的助威声。虽然赛后对此评价褒贬不一,但组织方希望观众找回赛场感觉的迫切心情可见一斑。给看台座椅系上围巾,或是摆放玩偶,赛事组织者纷纷展开尝试。

  在看台上花心思下功夫,并非小题大做。在体育比赛中,看台作为联系观众和运动员的场所,发挥着重要作用。精彩的赛事,让看台上的观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而看台上观众的助威声和呐喊声,则往往能够成为激励运动员勇往直前的“动力源”。狂热的观众堪比最好的广告,能够将现场观赛的情绪传递给收看转播的每一个人。

  在6月13日的西甲联赛中,中国球员武磊进球后第一时间奔向空旷的看台庆祝。这一幕让人们认识到,与看台上的观众分享兴奋的心情,已成为众多球员下意识的反应。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互动的“第一现场”,是看台更为重要的功能属性。赛前,看台上的观众用震撼的口号与呐喊激励运动员,赛后,拼搏整场的运动员向观众致谢,良性的互动也能成为一支球队甚至一个地区的体育文化代名词。因此,对众多体育赛事来说,比赛可以空场进行,但与观众的情感联系却无论如何不能中断。

  比赛空场进行,如何弥补现场互动的缺失、强化运动员与观众的联系,不少办赛者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乒乓球选手张继科与侯英超的“攻削大战”,在网络上观赛的球迷甚至可以通过线上暂停的方式增强参与感;如今已经进行到第三季的世界田联“终极花园争霸赛”,观众也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对参赛的世界冠军“品头论足”。

  空场比赛的日子里,运动员和观众或许会更加“思念”彼此,这也促使赛事组织者想方设法强化运动员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联络。毕竟,精彩的赛事,需要八方喝彩。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