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如何帮考生调整好心态-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科教

高考前如何帮考生调整好心态

吕好玫
2020-06-24 11:29:43  来源: 东方网

  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实力、技能和心态是影响高考成绩的三大因素。随着高考临近,许多考生在知识储备和应考技能方面的提升已接近饱和,目前能积极调控的因素是心态。那么,高三老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稳定心态、有序应考呢?(见6月23日的《海南日报》)

  高考除了拼实力之外,实际上也是一场“心理战”,谁的心理战打得好,谁就能达到最隹的应考状态,谁也就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高考临近了,考生们的情绪波动大,心理压力沉重,帮助考生们及时调整好心态,已经是当务之急。

  那么如何帮助考生们调整好心态呢?笔者认为,主要靠考生和家长理性看待高考、正确对待高考。

  一方面学生要降低期望值和开展减压活动。本来,没有期望谈何努力?没有努力又谈何成功?但是,期望值过高,一旦发现难以实现时,往往会产生一种受挫感,反倒容易引起惊慌失措;而期望值过低,又会过于放松自己,影响复习效果。因此,考生们,特别是平时学习成绩不稳定的考生们,应该适当降低期望值。同时,从高考前十几天起,考生们应以休息放松为主,适当开展一些减压活动。既可以念一些“减压口诀”,如“平静去考,潇洒极了”、“高考只不过是一次考试,何必紧张得不得了呢?”等,也可以做一些“减压操”,如早晨在户外散步,或者做扩胸运动;傍晚在户外溜达或者在户外引颈高歌等,以便调整好心态,轻轻松松准备上考场。

  另一方面家长要淡化高考气氛,不要在考前“施压”。高考前,考生本来就比平时紧张,这时,家长就不要在考生面前经常有意无意地渲染“战备”气氛,而应该多用鼓励的语言去安慰考生,帮助他们学会放松:“不就是一次统考呗?跟平时差不多。”“只要尽力了,就行了”。同时,高考前,家长不要给考生定过高的目标,如“非要上一类大学分数线”,“非要考上重点大学”等,而应该告诉考生已经按计划复习了,不必担心,尽情发挥就行了,不必过度担心。千万不要太过分地问这又问那,东说西说,更不要问:“今天复习得怎么样,感觉如何?”而应该淡化高考,把高考当作无所谓的事情来对待,不给孩子增加思想包袱而影响孩子的正常发挥。当然,家长应该做的还有就是要当好后勤部长,帮助考生合理安排休息,保证考生每天能达到八小时的睡眠时间;中午要按时吃饭,抓紧休息半小时至一小时。并且每天列出考生早、中、晚的饮食计划,照章购买、烹调,既要保障营养,也不能大“变革”,更不能诱导考生滥食各种补品。

  另外,学校应该当好“校园保姆”。比如各班班主任要随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并建议家长多陪陪孩子,让学生把状态调整到比较好的考试状态。有条件下的学校,还可以线上线下组织学生分组开展一些小型的游戏、趣味活动,帮助考生放松、减压,提高考生的心理素质。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