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教育更美好-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科教

有温度的教育更美好

杨三喜
2020-06-22 15:49:26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又是毕业季,但今年的毕业季大概率只能云上话别。受疫情影响,大多数高校取消了线下毕业典礼,部分高校在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准备的情况下举办线下典礼,但也严控人数。云上毕业典礼虽然也有较强的仪式感,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总归是留下了些许遗憾。

  为此,湖南师范大学、对外经贸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先后承诺今年的毕业生可以参加今后学校举办的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学校将为留下遗憾的毕业生们“虚位以待”。毕业典礼是大学生活的一个里程碑,既是终点,也是起点,它的价值在于让毕业生在庄重的仪式感中,在鲜花与掌声的交错中,感受到来自母校的尊重,感受知识的尊严,获取开启另一段生活的勇气。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时过境迁,心境应该大不一样,但能够有机会再次参加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弥补曾经的遗憾,仍然令人心动。经历社会的洗礼之后,同学们从天南地北、跨越山山水水,回归母校怀抱,再一次从毕业典礼中获取继续前行的勇气,这种特别的经历和体验,或许更值得铭记。

  近年来毕业典礼备受关注,成为高校展现办学理念、宣示育人之道的重要场合,被视为“最后一课”。高校承诺“虚位以待”,不愿让毕业生留下遗憾,虽然只是小调整,却内含着大学的人文温度。各种致辞中内涵丰富的寄语固然重要,但举办过程中的各种暖人细节,其实更能熨帖人心。有人说,学校对毕业生的态度影响着毕业生今后对母校的态度。其实,教育的温度不仅影响毕业生今后如何评价母校、对待母校,还会影响毕业生对社会的态度,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用更温情、更善意的眼光去体察他人,体察社会,体认自身的责任。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知识和技能之外,培养有温度的人,也本就是大学教育的归旨。

  教育的温度在教育政策上有更直接的体现。近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致初中、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向初中、高中毕业生详细宣讲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叮嘱毕业生警惕打着发放奖学金、助学金旗号的电信诈骗。近年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每年都会发布上述公开信,疫情背景下,经济困难家庭受冲击更大,公开信的及时发布,尤显温情,能够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放下顾虑,更从容、坚定地迎接接下来的考试。

  “进一步提高‘三区三州’高寒高海拔地区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水平,支持解决学校冬季取暖问题。”“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岗计划……优先满足贫困地区和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地区村小、教学点教师补充需求,并向湖北籍和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倾斜。”……近日,中央财政下达2020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1695.9亿元,比上年增加130.6亿元,增长8.3%。受疫情的冲击,各地财政收入受到不同程度的各地,中央明确要求过“紧日子”,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增加义务教育补助经费,并优化投入结构,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将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在最薄弱的环节,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的孩子,体现的正是教育财政保基本、补短板、守民生的担当。帮助贫困地区孩子拥有光明的未来,无疑需要更多更温暖的政策关怀。

  疫情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伴随而来的是各种新的问题,都需要用有温度的态度去解决。今年中高考延期到7月举行,面对高温天气,让学生“清凉应考”成为各地的挑战。江苏盐城市委书记戴源前些天甩出了硬话,敦促全市解决用电负荷不够,学校空调装了开不了问题。南京也明确将为全部中高考考点装空调,目前供电部门已经开始为92个考点进行线路增容改造,保障考生们在高温天也能“清凉应考”。今非昔比,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不是非得在没有空调的教室内“蒸桑拿”。社会文明的进步正是以人的幸福感和舒适度为目标,因地制宜,采取措施让考生在舒适的环境下考试,发挥最佳状态,是教育温度的体现,也是各地政府部门的基本职责。

  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更在于培养过程的温情、温度,用爱与善意关心学生、温暖学生,滋润他们的心灵,引导他们成为善良、正直、勇敢的人。有温度的教育更美好,也更有力量。如果教育只关乎成绩、分数,而不关心学生的心灵成长,用冷冰冰的管理制度,用冷酷的面庞、严厉的话语,去面对成长中的青少年,那么学生面对生活的不顺便可能失去弹性。而有温度的教育则能够让孩子的心灵更坚韧、更有力量,即便遭遇挫折,也能坦然面对,不至于丧失勇气和希望。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