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国家版”合同重在落实-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科教

校外培训“国家版”合同重在落实

佘颖
2020-06-19 10:55:33  来源: 经济日报

  日前,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这是校外培训行业首个全国性示范文本,其中明确培训机构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3个月或60课时,并且需要明示办学许可证;要求培训机构的名称必须与营业执照或办学许可证一致,如果是线上机构,必须有ICP备案号。

  客观来说,这些要求都不是新内容,但白纸黑字写进合同里,作为全国版本的示范文本向全国推广,还是第一次。严格落实这份合同,将有不小的挑战。

  我国有2.82亿学生,他们基本上都是校外培训的潜在客户,从幼小衔接、英语启蒙,到学科培训、英语提升,还有留学辅导,大都是刚需。近些年来,校外培训机构发展非常迅猛。不过,校外培训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些机构违背教育规律,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增加了学生课业和家庭经济负担,也扰乱了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按照中央部署,从2018年2月份开始,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2018年8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2019年7月份,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对校外培训机构授课方式、内容、收费方式作出了硬性规定。

  其中,明确校外培训机构必须经审批取得办学许可证,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才能开展培训;县级教育部门负责审批颁发办学许可证。在规范经营方面,要求在显著位置公示收费项目、标准及退费办法,不得收取超过3个月或者60课时的培训费用。在师资条件方面,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聘用外籍人员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以这些意见为指导,从2018年至2019年,我国开展了大规模校外培训专项整治,按照计划,2019年底应全部整改到位。为了过关,有些培训机构调整了收费方式,课时包还是一年的,但每次只缴费3个月。很多机构还要求培训教师报考教师资格证,造成这两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大增。

  但是,这些硬指标并没有体现在家长与培训机构的合同中。例如,目前很多培训机构依然在售卖超大课时包,有的课时包多达三四百节,时间长达两年至三年。一般来说,课时包越大,总价越高,但单价其实是更便宜的。所以,家长也不反对购买大课时包。

  有些线上培训机构从招生到收费、授课全部在网上进行,根本没有与学生、家长签订任何合同;有些线下培训机构的续费工作也全部在线上完成,不再与学生签订新合同,绕开了监管。

  同时,还有些中小型校外培训机构继续打着家教、咨询、文化传播等名义,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培训业务,家长出于各种考虑,往往不会主动揭发。这些培训机构只在市场监管部门办理过营业执照,或根本是无证经营,压根儿没有在教育部门注册,实际上脱离了监管,其教学质量、安全情况存在不小隐患。

  因此,此次全国版合同实行后,首先要继续摸排,严格要求培训机构必须与学生、家长签订合同。同时,培训机构也需重新调整收费方式,设计出价格合理的60个课时包。教育主管部门和媒体应多做宣传工作,让家长意识到新合同能更好保护学生和家长的权益,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争取他们的配合,一起监管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依规开展教学培训。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