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重点群体就业要做到优先帮扶-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科教

推进重点群体就业要做到优先帮扶

谭璇月
2020-06-18 14:14:2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守初心、兜底线、防风险的重要内容。教育部早前下发的《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关心关爱,做好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受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其中湖北等重点地区和贫困家庭、身体残疾等特殊情况的学子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在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冲刺期,切实做好对重点群体的优先帮扶,成为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做好重点群体的优先帮扶,首先要做到对帮扶对象优先关注。重点群体的就业历来受到教育部门和各地方各高校的重视,每年的就业率也普遍较高。为应对今年面临的特殊就业形势,从中央到地方均做出一系列部署要求,对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给予特别关注。具体到高校工作中,一方面要关注学生基本情况,在精准摸排中准确了解重点帮扶对象的未就业原因、求职意愿、家庭背景等,做到“一人一档”底清数明,建立未就业重点群体台账,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另一方面要充分关注帮扶对象的心理健康,在学习和生活的各方面给予关心关爱,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助力学生疏导就业焦虑情绪,缓解就业心理压力,摆正就业观念,坚定就业信心。

  做好重点群体的优先帮扶,需要提供优先政策支持。为全力做好2020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对冲疫情影响,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6部门和单位共同实施“百日冲刺”行动。从5月份到8月中旬,重点组织开展十大专项行动,其中就包括开展重点帮扶支持湖北行动和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各部委、各地也密集出台各类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并针对重点群体实行专场云端招聘、开发公益性岗位、强化兜底帮扶等相关举措。要切实帮助重点群体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就要让这些政策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全方位开展就业服务,推动各项就业优惠政策细化落地,把合适的政策落实到合适的人群身上。同时,各高校在落实好相关政策的基础上,要积极部署、统筹各方,协调用人单位适当延长招聘时间、推迟体检时间、推迟签约录取,也可视情况采取适当延长毕业答辩、学位审核时间和次数,对湖北籍尤其是武汉籍学生单独制定政策等举措。

  做好重点群体的优先帮扶,需要下足绣花功夫。绣花功夫贵在精准,做好重点群体的优先帮扶,也必须在精准上下功夫,从细节处做文章。就业帮扶工作要做精,就需要精准到每一个帮扶对象,实施“一对一”就业服务,“一人一策”制定方案,点对点优先推荐岗位,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提高就业匹配度和成功率。就业帮扶工作要做细,就要考虑到学子求职的各个环节和各种需求,要通过推送求职信息、开展就业辅导、发放求职补贴、开展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量身”提供个性化服务,改“大水漫灌式”的一般就业服务为“细水滴灌式”的重点就业帮扶,为重点群体学生创造更合适的就业机会。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篇大文章、一道综合题,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是其中重要一步。想最终破题,既要解好燃眉之急,又要放开长远眼光,沉淀优秀经验和做法,适应网络就业新常态,尽早谋划2021届毕业生预就业工作。为追求“一个也不能少”的工作实效,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都应该担当尽责,不仅要让当前的重点毕业群体有满意的去处,还要为今后的高校毕业生和重点群体开创更好的就业局面。

  (作者系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教师)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