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革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能-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科教

能源革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能

孙宏斌
2020-05-28 07:54:19  来源: 光明日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保粮食能源安全”作为“六保”底线之一,并明确提出,“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石油、天然气、电力产供销体系,提升能源储备能力。”能源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动力。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能源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在当前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能源革命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征程中的巨大动能。

  能源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当前,我国城市能源的消耗占比超过80%,随着能源绿色转型的加速,城市的电、热、气、交通等能源之间的耦合越来越强,导致城市综合能源安全的协同性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各种自然灾害、极端气候频发的背景下,城市综合能源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成为薄弱环节,而且往往涉及公共安全。建议在政府协同下,尽快建设城市综合能源系统的应急指挥体系与协同机制,建设智慧城市能源大脑,提升我国城市抵御重大灾害的韧性。

  能源事关生态文明。当前,我国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还没有发生根本转变,整体能效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需要大力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瓶颈在于安全可靠的消纳。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明确优化能源供需结构,支持符合环保、能效等标准要求的高载能行业向西部清洁能源优势地区集中。新能源汽车和交通电气化的发展也是实现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重要途径,如果实现近三分之一用能占比的交通行业以电能替代,将有效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当前需要进一步推动能源综合利用,并通过智慧化管控、合理的激励机制实现节能增效。

  能源事关经济重振。疫情之后,能源行业要当好重振经济的主力军,加快能源革命与经济恢复、转型升级相结合。在新基建时代,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网络、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利用数字革命深化能源革命,通过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带动能源行业上下游企业的重启和发展。

  能源事关脱贫攻坚。“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的初心。西北、西南等贫困地区往往具有丰富的风、光、水资源,通过在贫困地区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大型风光基地、水电站、电力外送通道等重大能源项目,可以将这些自然资源转换为经济资源,将高原、荒漠变成“风光电田”,替代传统的“油气煤田”,为东部负荷中心提供绿色电力,实现清洁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实现能源革命和脱贫攻坚的有机结合。

  能源事关创新创业。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措施。能源互联网是能源革命的重要支点,其目标是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和开放共享的能源生态,从而促进能源系统更好地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成为能源行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沃土。近几年,跟能源互联网相关的新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增长,涌现了大批售电公司、充电服务企业、综合能源服务公司等,它们将有力推动能源革命、打破各种壁垒、创新商业模式和市场机制,最终实现能源互联网的共建共享共赢。

  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数字革命将带动和融入能源革命,能源这个巨大行业将容纳更多活跃的创新创业主体,我也将不断加强科研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贡献科研工作者的一份力量。

  (作者系清华大学长聘教授、电机系学术委员会主席,教育部长江学者)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通过中国两会感受危难之际的信心和希望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之际,中国两会的召开引发全球关注和热议。在外媒看来,非常时期的中国两会虽有其特殊之处,但传递的仍然是中国保稳定促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是在危难之际愿做“及时雨”的大国担当。

  • 中工时评:用大数据服务好农民工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均金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建立全国农民工信息大数据平台的提案。在提案中,王均金援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指出,去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9亿人,但每逢招工旺季依然出现“用工荒”,主要原因在于工厂和农民工之间信息不匹配。很多农民工依然依靠线下人才市场、包工头或者熟人介绍来找工作,而工厂往往也难以通过这种方式寻找到符合技能要求的工人,大大影响生产效率。

  • 中工时评:为职工“提素”持续贡献新“点子”

    5月24日,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提交大会书面发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凝心聚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让学技术、当工人成为社会时尚,让搞培训、抓培养成为企业自觉,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协同的技能供给体系。”

  • 中工时评:首先要凝心聚力做好这道“常规题”和“加试题”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于今天拉开大幕。在此之前,人民网、新华网分别进行了全国两会热词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包括就业在内的民生话题,依然是不变的一道道“必答题”和“常规题”,但就业这道“常规题”在疫情影响下,却有着“加试题”的意味,其影响较以前更大、更紧迫。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