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欧关系更加稳健成熟-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国际

推动中欧关系更加稳健成熟

2020-06-25 13:55:58  来源: 人民日报

  中欧关系在特殊时期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再次验证了双方“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相处逻

  6月22日晚,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强调中欧要做维护全球和平稳定的两大力量,要做推动全球发展繁荣的两大市场,要做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的两大文明。习近平主席阐述的主张,为推动“后疫情时代”中欧关系更加稳健成熟、迈向更高水平指明了方向。中欧经济总量占世界的1/3,双方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实现良好互动,不仅释放出共抗疫情、共谋合作、共促世界经济复苏的积极信号,也将为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世界带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中国和欧盟携手走过45年风雨历程,合作共赢始终是双方关系的主基调。中欧贸易额已达建交时的300倍,双向人员往来每年接近800万人次。中欧已建立数十个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对话磋商机制,合作已扩展到和平与安全、环境、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诸多领域。双方共同推动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积极健康发展,不断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欧加强在联合国等多边框架中的合作,共同促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不断提升中欧关系的全球性和战略性。中欧合作增进了双方人民的福祉,也是纷繁复杂变化的世界中的重要稳定性因素。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欧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双方领导人保持高频度沟通,就保障应急物资供应、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等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中欧互向对方提供大量急需的医疗物资,中法“空中桥梁”等渠道畅通无阻;中国还派出多支医疗队奔赴欧洲抗疫一线,留下了“最美逆行者”的佳话;双方成立联合专家组,中欧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多次连线交流,分享抗疫宝贵经验;一趟趟满载的中欧班列为欧洲国家补给抗疫物资提供了强大支持。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普罗迪由衷表示:“中国的捐赠发出了团结和友谊的信号,我期待大家更加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命运与共。”

  中欧关系在特殊时期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再次验证了双方“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相处逻辑。中欧双方文明不同、制度不同,但双方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双方都认同多边主义,都维护全球经济开放性,也都致力于从相互交往中为人民谋福利。无论是抗击疫情、加快疫苗和药物研发合作,共同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工作,还是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框架内推动国际合作,共同支持非洲国家抗击疫情等,中欧双方都目标相同、行动一致。中欧经济深度交融,双方在重振经济过程中坚持开放合作,将对全球产生示范和引领效应。中德开通“快捷通道”,成为疫情阴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都充分说明,中欧互为机遇和伙伴,彼此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大于分歧。德国即将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默克尔总理日前发表演讲时强调,与中国保持合作对欧盟而言具有“重大战略利益”。

  尽管疫情在全球蔓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但“团结”“合作”是中欧各层级对话中的高频词。中欧合作潜力无限,双方保持密切沟通,推进中欧一系列重大政治议程,不断推动中欧关系迈上新台阶。近日举行的第二十二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达成了不少重要共识,体现了中欧关系的全面性、战略性、互利性。双方一致认为中欧经贸合作互惠互利,期待早日达成一项全面、平衡、高水平的投资协定。

  “中欧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合作什么,具有世界意义。”习近平主席深刻阐明发展中欧关系的重大意义。双方理当坚定选择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不断增进彼此理解和信任,在合作中扩大共同利益,在发展中破解难题,打造更具世界影响力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理当携起手来,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增进中欧人民的福祉,并为实现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和繁荣作出贡献。

编辑: 柳阳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