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免交通文明劝道”收费,败坏社会公德-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民生

借“免交通文明劝道”收费,败坏社会公德

严奇
2020-06-24 13:45:40  来源: 四川在线

  考驾照前先做交通文明劝导志愿者,是我国各地交通运输部门的一项创新型举措。然而在一些地方,这项举措在“落地”时却变了味。假期回老家桐乡市学车的大学生燕青(化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吐槽”,自己要考驾照,培训时被驾校收取了一笔100元、用来抵扣“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的费用。(《中国青年报》6月23日)

  2017年公安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文明交通进驾校“五个一”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驾校要“组织一次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很显然,大学生燕青缴纳的这笔100元费用,被个别驾校用于“免当文明交通劝导员”的费用。

  或许,在一些驾驶人眼中,当交通文明劝导志愿者既辛苦又费时,似乎与练车并无太大关系。可实际上,从事这项活动,有助于了解城市人流情况,培养文明驾驶观念,归根结底也是为了提升驾校学员安全驾驶技能。帮助学员逃过服务要求,看上去是为学员节省时间,可实际上却是浪费学员一次学习的机会,致学员安全于不顾。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规定:“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存在索取、收受学员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等不良行为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整改不合格的,予以通报。”借政策要求之名,变相收取学员费用,个别驾校无视法规之举,令人不禁担忧其学员培养的质量。

  根据《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9)》显示,当前全国志愿者总数约为1.98亿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志愿者从事交通文明劝导工作,他们也被路人敬称为“马路天使”。如今,想不到原本友好、尊敬的称号,却能用100元买来!变味的“站口子”无疑会打击不少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

  《志愿服务条例》第三条规定:“开展志愿服务,应当遵循自愿、无偿、平等、诚信、合法的原则,不得违背社会公德、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不得危害国家安全。”交通文明劝导活动因其“无偿”的公益性质得到社会认可。100元“站口子”费虽然不多,但也会让志愿活动“蒙尘”,令志愿活动的受到恶意揣度。

  志愿者从事交通文明劝导活动,有效地缓解了交通秩序维持压力,帮助行人和司机远离交通安全风险,他们的功绩不容“假志愿”破坏。越是创新的举措,越是要用严格的制度束缚。面对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就必须要将志愿活动置于阳光之下,通过全面的监管防范中间环节的腐败。

  例如,深入拓展自愿报名的要求,要求驾校学员通过利用志愿者服务网等平台,以网上报名的形式,参加交通文明劝导活动。引志愿者管理团队加入监督,避免个别交警与驾校的私下“交易”,并用扫脸、扫码等形式核查身份,将网上的志愿记录接入用于驾照考核相关信息系统,确保难以被更改。

  当交通文明劝导志愿者是一项体现自我价值的光荣活动。考驾照之前,先进行交通文明劝导,亦是“先学会当文明行人,再学会当文明司机”的有益举措。无论是从社会义务上、法律责任上还是职业道德,驾校都应当组织好志愿活动。抵扣“文明交通劝导”服务,一毛钱都显得多!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