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先锋 打头阵 做表率 劳模,奋战在脱贫一线-工会-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工会

职工园地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当先锋 打头阵 做表率 劳模,奋战在脱贫一线

人民日报记者
2020-05-02 07:03:20 来源: 人民日报

  清晨6时,吕琼芬就进了果园,修枝疏果又快又准。

  8时刚过,她放下手里的活,骑上电动自行车赶往隔壁竹园村。一上午下来,这家果园走走,那家看看,不时还上前搭把手,难得停歇片刻。

  这里是位于乌蒙山腹地的云南省会泽县,全国52个未摘帽贫困县之一。吕琼芬的家,在金钟街道乌龙村。10多年前,她带头种果树,帮助乡亲脱贫致富,2015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4年前,她又欣然受命,担任竹园村党支部副书记,再度挑起脱贫攻坚担子。

  在脱贫攻坚一线,有许多劳动模范像吕琼芬一样不懈奋斗,当先锋、打头阵、做表率,团结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继续奋斗,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屈指算来,吕琼芬已在竹园村干了4个年头。每天一早起床,抓紧干点自家的活,随即就去竹园村。

  “当时组织部门找我谈话,希望我到竹园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那会儿,在吕琼芬的带领下,乌龙村几乎家家有果园,户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竹园村有样学样,虽然也种果树,可是卖不上价,村民们难以稳定增收。

  二话没说,吕琼芬就应承下来。她有过陷入困境的经历,知道脱贫不易。2002年,丈夫因病去世,吕琼芬一人挑起全家重担,凭着一股子闯劲,种起13亩果园。后来,她给村里乡亲传经送宝,让乌龙村变了模样,自己也因此被推荐成为全国劳动模范。

  “劳动模范,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吕琼芬说,帮助竹园村的乡亲脱贫增收,是分内事,义不容辞。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吕琼芬发现,竹园村水果种植的症结在品种和管理。吕琼芬对症下药,力推品种改良和田间管理。3年过去,竹园村的果树已基本完成品种改良,114户422人受益脱贫。

  同吕琼芬一样,全国劳动模范谭泽勇也在脱贫攻坚中展现着新作为。

  “瞧这葡萄串结得多紧实,秋天就能大丰收。”摩挲着葡萄叶,52岁的谭泽勇信心十足。

  在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谭家寨乡,谭泽勇当了20年村支书,带领楠木桥村民走上了小康路,201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16年,楠木桥村与临近的竹子坳村、黄茶村合并,组成新的楠木桥村。虽说人口大幅增加,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多达245户915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0%,楠木桥村由此成为深度贫困村。

  “继续奋斗,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谭泽勇当选楠木桥村党总支书记,带领村民决战脱贫攻坚。“楠木桥村沙质土壤多,昼夜温差较大,适合种葡萄、猕猴桃、蓝莓等。我们决定牵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出可持续脱贫的新路子。”

  经过几年努力,楠木桥村发展规模化种植果园2000亩。2018年,楠木桥村集体经济收入近800万元,贫困发生率降至不足1%,成功脱贫出列。

  谭泽勇没有懈怠。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他一直忙着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必须瞄准短板弱项精准帮扶,防止返贫。”

  “每天脑子里都要过一遍,怎么才能带动村里人脱贫致富”

  甘肃省广河县西坪村,位于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是贫困县,村是贫困村。全国劳动模范马天龙,是西坪村党支部书记。

  谷雨刚过,马天龙给村民马仲魁送上5万元贴息贷款。马仲魁是村里仅剩的5户贫困户之一,他父亲身患重病,母亲常年服药,儿子残疾无劳动能力。“上回跟马书记说想扩大牛羊养殖规模,但手头拿不出现钱,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帮着解了难。”

  “每天脑子里都要过一遍,怎么才能带动村里人脱贫致富。”马天龙说,西坪村人均耕地少,靠土豆、玉米、小麦“老三样”解决温饱。“没有产业支撑,稳定脱贫就难以实现。”县里争取到65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在西坪村建起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家庭妇女在家门口就业。“拓宽就地就近增收门路,村不会空,地不会荒,人不会穷。”

  2019年,扶贫车间纯收入20余万元。今年虽然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但影响较小,4月份还接了8个订单。在马天龙带领下,西坪村的贫困人口由原来的79户411人降至去年底的5户21人,整村实现脱贫摘帽。

  “跟着劳模干,就是有奔头,去年我摘了贫困帽,今年争取再上个台阶。”在贵州省纳雍县厍东关乡,村民李华家里几个孩子要上学,妻子身体又不好,一度只能靠种玉米和打零工维系生活。

  2015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李俊,在村里带头成立合作社,发动乡亲种下1030亩魔芋,覆盖周边3个贫困村。他特意采用土地入股模式,吸纳了26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用银行贷款,合作社建起一座魔芋加工厂。除平时发放务工收入外,合作社年底还将拿出70%的利润分红。

  李华将3亩地全部入股合作社,自己还在种植基地务工。“去年干活赚了1.6万元,两个孩子也参加了工作,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魔芋迎来试采期。即便今年疫情期间,魔芋依然热销。“个头小的做种子,一吨差不多2万元;个头大的制成精粉,一吨能卖到9万多元。”今年以来,合作社芋种收入达到410万元,精粉也完成了200多万元销售额。

  李俊给合作社定了小目标:今年全年利润突破300万元。“很有信心完成任务,让老乡们辛苦了两年,终于可以兑现分红承诺了。”他说。

  “要尽己所能,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大姐,我已经把地全部整好了。”正跟记者聊着,陕西省西安市番茄研究所所长赵军贤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

  “我把苗子也给你育好了,什么时候来拿都行。”赵军贤随即回复。

  发信息的人叫阿峰,是西安市临潼区穆寨街道门岩村人,在外面打工攒了些钱,想回乡创业,带着乡亲一起致富。认识两年多,虽说还叫不上阿峰全名,但赵军贤总是热心相助。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做好番茄文章,不断推陈出新,研究出更多健康可口的新品种和深加工技术,帮老乡们过上好日子。”从贫困户到致富能手,62岁的赵军贤曾经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大农民女状元”、全国劳动模范等多个称号。

  从2018年起,赵军贤每年为阿峰免费提供30余亩的番茄苗。“按今年的市场价,一株番茄苗5角钱左右,一亩地需要1500株,30亩地的苗就是2万多元。”

  多年来,赵军贤累计为山区群众免费提供的种子、种苗,可种植面积达数百万亩。“脱贫致富要一步一步来。现在我教农民种番茄,等他们收入稳定了,还要教他们育苗。要让农民熟练掌握生产技能,确保不返贫。”

  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小康社会要全面建成,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必须绷紧弦再加把劲。

  李俊领办的合作社今年新增种植面积300多亩,进入丰产期后贫困户社员人均年收入预计可增加3000元。“未来3年内,要扩大到5000亩以上,让魔芋成为老乡们脱贫之后持续增收的‘金蛋蛋’。”

  “下一步,我们要做自己的服装品牌!”马天龙也有了新打算,把扶贫车间做成有市场竞争力的服装公司。“要尽己所能,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受疫情影响,今年开春,村里的一些能人没有外出务工经商。谭泽勇顺势引导他们加入村子发展,“人才回流,带来资金、技术和新视野、新思路,小康路上的楠木桥村会更有奔头。”

  (人民日报记者万秀斌、程焕、杨文明、张丹华、王云娜、王锦涛)

编辑: 葛文琦

图片新闻

全总要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

新闻排行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