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e网评]打捞沉溺网游的“神兽”,有多难?-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e网评]打捞沉溺网游的“神兽”,有多难?

来源:中工网
2020-05-26 09:05:24

  两会上,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新闻上了热搜。

  全国人大代表杨金龙建议,用人脸识别技术堵住“青少年模式”的漏洞。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建议,建立网络游戏分级制。热搜下的留言一片赞誉,“不管什么大招儿,管用都是好招”“招儿都是好的,落实请硬核”。

  家长苦青少年沉迷网游久已——“玩游戏玩得吃饭都叫不动”

  “趁我睡着了掰我的手指解锁手机”

  “带着手机上厕所”

  “全家都睡觉了,他拿个手机在黑暗中喊杀”

  春节以来,近2亿中小学生迎来史无前例的长假,“神兽”居家也带来沉迷网游的井喷。

  批评、吓唬、甚至打骂,家长们为了防沉迷网游使出各种招数,甚至不免极端。无奈的是,大部分游戏营销模式大同小异——设定诱人的目标、给予逐渐升级的挑战、营造未完成带来的紧张感、增加令人痴迷的炫酷互动……在这样的诱惑面前,成年人尚且无法抗拒,何况青少年?

  去年“六一”儿童节前,国内网络平台都上线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然而,这一旨在阻断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防火墙”,正如杨金龙代表所说,无法解决人、机相对应的问题,似乎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意外地带火了另一组关键词——如何绕开青少年模式。只需要在搜索引擎上输入“网站+绕开青少年模式”的关键词,具体的操作方法及流程一目了然。“魔高一丈”让“防火墙”形同虚设,孩子们继续“无限畅玩”。

  不仅如此,孩子们还会陷入游戏消费 “深坑”。在某款知名游戏中,充值被称为“氪金”。玩游戏免费,但要想取得不错的排位和顺利闯关,就要购买各种“武器”。成为“氪金玩家”几乎是每一个爱玩游戏的小孩的梦想。“氪金”的过程中,平台没有验证环节和阻止。不久前,一位9岁的小朋友为某款游戏充值11万元的新闻,一时间引发家长们对网络游戏的“口诛笔伐”。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7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1%,未成年网民中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比例为89.6%,玩游戏的比例为61.0%.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防未成年人沉迷网游制度,包括实行网络游戏账号实名注册制度、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以及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等。

  但是,这些制度要么存在一定漏洞,要么在落实上不够“硬核”。在吸纳用户、增加活跃度、提高业绩的利益冲动下,一些平台有意设置“后门”,未成年人可以轻易突破,平台坐收渔利,家长的钱包和未成年人的未来都成了牺牲品。

  从“95后”开始,新一代青少年成长在互联网环境当中,是经典意义的互联网时代“原住民”。面对来势汹涌的网络浪潮和技术变革趋势,对互联网使用一禁了之,难免因咽废食。况且,游戏中涉及的暴力、赌博、色情元素过度、泛滥问题,都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尽快建立一套机制防范未成年人沉溺网游,这已经是一个共识。

  朱永新委员建议,建立网络游戏分级监管与评价机制,并修订完善网络游戏法律法规。

  杨金龙代表建议,使用人脸识别、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堵住青少年沉迷游戏的“防火墙”漏洞。

  事实上,人脸识别、实名认证、短信通知、关联监护人、限额充值等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网络平台企业有能力履行这一社会责任。

  还有代表呼吁,监管部门向未成年人提供更多倾向性保护,应以下架、关停、处罚等措施惩戒违规平台,遏制网络平台的“放水”冲动,倒逼网络平台充分运用人脸识别、实名认证、通知监护人、一人一账号、信息共享等技术,构建没有纰漏的“青少年模式”。

  防止空地上杂草丛生的最好办法之一是种满鲜花。技术手段构筑防沉迷的“防火墙”无法毕其功于一役。家庭、学校及全社会拥有一套合适的教育方法,帮助这一代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是当前教育的重要议题之一。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公众号

  • 中工网微博
    公众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