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男足出局应认清差距 中国年轻球员需更快成长-中工体育-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打工

中工体育

亚运会·中国军团

亚运男足出局应认清差距 中国年轻球员需更快成长

2018-08-25 07:07:30 中国新闻网

  无缘八强,中国U23男足被沙特队淘汰,雅加达亚运会之行戛然而止。短短11天内,这支队伍经历了小组赛三连胜的狂喜,也遭遇了60分钟内连丢4球的尴尬。站在中国足球长期发展的角度,这次失利的意义在于应认清差距,力争迎头赶上以实现更长远目标。

  代表中国出战本届亚运会的U23男足,汇集了目前该年龄段最出色的一批球员,他们中的大多数,受益于2年前出台的联赛U23新政,在中超、中甲联赛获得了更多出场机会。

  面对小组赛的三个对手,尤其是实力不弱的叙利亚和阿联酋队,韦世豪、陈彬彬、姚均晟等效力中超强队的球员,展现了出色的能力。尤其姚均晟对阵阿联酋队时打进的中场吊射,显露出对比赛极强的观察力,这与他在山东鲁能获得了稳定的出场时间密不可分。

  但是,姚均晟足以候选世界足坛年度最佳进球的高光瞬间,只是这支U23亚运之行的一个亮点。淘汰赛上,面对整体实力更出色的沙特队,球队在长达60多分钟内一筹莫展,净吞四球,几无招架之功。

  客观地说,被动的局面有临场战术失误的因素,但中国球员一次次在一对一的防守中处于下风,也是不争的事实。除了韦世豪、黄紫昌等少数几名进攻球员能完成突破,其他球员的个人发挥和配合表现都不尽如人意。

  后防线上,刘奕鸣、高准翼在中超联赛出场次数不少,但他们的表现稳定性,距离在国字号独当一面的愿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问题的背后,还藏着另一个尴尬的现实,沙特队此次派出的是U21队伍,平均年龄比场上的中国球员还小1-2岁。以大打小,这支中国队没有展现出优势。

  U23球员踢中超可以积累经验,姚均晟们也确实展现出了大将之风。但目前,大多数中超球队的核心位置都是外援。当U23男足陷入落后局面,没有球员能够挺身而出,这与平日俱乐部过于依赖外援的现状息息相关。在国家队,没有外援保驾护航,球员心中少了一颗定心丸。

  换个角度,除了效力于荷甲海牙的张玉宁,这支U23国家队中并没有球员效力海外,甚至在青少年队和成年队层面,效力于海外联赛的球员寥寥无几。缺少更宽阔的视野和高水平训练比赛的刺激,中国年轻球员的进步速度让人担心。

  亚运结束后,这支U23国家队的未来令人关注。球员中的佼佼者,有望“升级”国家队出战半年后的亚洲杯。但回到联赛,没有U23新政的保驾护航,这些球员能否持续进步,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前途和国家队的更新换代。

  为了杀进东京奥运会和冲击世界杯的更长远目标,提升球员的水平已刻不容缓。但站在更高的位置,23岁甚至21岁都已不算是足球运动里的年轻人。中国足球需要从更小年龄培养更多人才,按照足球发展的规律夯实地基,等待人才不断涌现。

  因此,雅加达亚运只是关乎男足未来的小测试,中国足球希望实现大目标,眼光应高于某一届奥运会或世界杯,去打造成熟的足球体系和生态。(完)

编辑: 吴葳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中国女排3比0完胜韩国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