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翔伞首进亚运会 杭州夫妻为梦想自掏腰包-中工体育-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打工

中工体育

亚运会·中国军团

滑翔伞首进亚运会 杭州夫妻为梦想自掏腰包

2018-08-24 14:02:22 钱江晚报

  “其实我们是冲着金牌来的,但很可惜,这次比赛,前5轮中国团体定点赛还是拿到第一名,但是第六轮5人中4人失误,无缘奖牌,我个人第10名。在个人比赛中,王建伟由于气象原因,导致受伤,现已送回国。”昨天,在西爪哇茂物举行的亚运会滑翔伞定点比赛一结束,浙江女选手李晨男就给本报特派记者发来微信。

  其实,李晨男完全不必自责。对于游泳、田径等大项的运动员来说,参加运动会,似乎并不是一件“值得说道”的事儿,但对于他们滑翔伞运动员而言,在本届运动会走的每一步,都是在创造历史——这是该运动第一次被列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而另外一个不同的意义在于,这些运动员都是非体制内选手,他们的付出不比体制内选手少,甚至更多。

  自掏腰包参赛就为热爱

  李晨男是和丈夫王宏吉一起来到雅加达参加亚运会的。她告诉记者,“以前的成功也许不能让我铭记,但这次亚运会,肯定会让我们铭记。队友的受伤,裁判的裁决,气象的变化,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想。但为国家争取荣誉,让我们顿时荣誉感上升,同时又有了更多的压力。”

  “如何面对压力,如何解决压力,我有些佩服体制内的运动员,每天训练,每天面对压力,但我觉得只有滑翔伞入体制,才能让我们成绩越来越好。业余的选手要顾及太多了,无论家人、生活、经费。”李晨男说得很坦率。

  的确,专业运动员衣食住行都是国家管着的,不用为此操心。但滑翔伞国家队运动员都不是专业运动员,参加国家队亚运选拔联赛都要自掏腰包。去年选拔赛的五站奔波,金钱与时间的付出超乎常人想象,一直到今年6月贵州息烽比赛,作为亚运集训队,他们依然要自费前往参加,只为决出最后代表国家出征亚运的队员名单。

  平时许多参加滑翔伞比赛的运动员,交流最多的是,“这次比赛我搬了多少砖(带人飞行攒钱)才来的。”说起来有点酸涩。

  像李晨男夫妇平时都是在富阳永安山滑翔伞基地搞管理的,李晨男帮着父亲做点营销,王宏吉既当教练也带人飞行。他们这对夫妻,深耕滑翔伞运动十数载。为了此次比赛,两人转战天南地北,还奔赴印度尼西亚比赛场地进行了为期15天的集训。李晨男是两个娃的母亲,孩子都交爷爷奶奶管,也完全顾不上永安山滑翔伞基地的管理。李晨男的感慨是发自内心的。

  但,李晨男夫妇还是选择坚持,是因为热爱,“我们挺过来了,也让我们成长了。感谢国家,感谢亚运会,才会让我们更成熟。”她心怀感恩。

  敬畏自然,但为亚运拼了

  这次亚运会比赛,体现出滑翔伞运动非常大的不确定因素,中国选手王建伟大腿骨折被送到雅加达医院接受治疗,一名阿富汗选手也受了重伤。这让滑翔伞运动的安全性再次受到关注。

  “敬畏自然是我们飞行员的使命。对于这次飞行员受伤,我认为除了个人原因,还有自然条件,这里比赛的自然条件很苛刻,气流很乱,为了能够为国家争光,面对苛刻的条件他也要拼,这是勇者无畏的拼搏精神。”

  李晨男觉得,滑翔伞一般人玩玩是很休闲的,危险性并不大,这是一种人生的体验,可以阐释人生快乐的终极意义。

  “这项利用空气升力起飞翱翔的航空运动,逐渐从冷门走向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开始参与进来。”李晨男表示,希望通过本届亚运会,能让更多人认识这项运动。“飞翔是人类的梦想,我们是梦想的实践者。通过亚运会这样的平台,希望有更多人对这项运动感兴趣并能参与进来。”

编辑: 吴葳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中国女排3比0完胜韩国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