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杂谈:“青春电影”缘何“吃得开”?-中工娱乐-中工网

中工娱乐

优势栏目

中工娱乐杂谈:“青春电影”缘何“吃得开”?

2015-11-23 14:44:42  来源:中工网

    近日,电影《我的少女时代》在内地正式公映,该片由台湾偶像剧“教母”陈玉珊执导,宋芸桦、王大陆、李玉玺、简廷芮等主演。影片以90年代的台湾高中为背景,讲述了平凡少女林真心和校园老大徐太宇的初恋故事。上映后广受各方好评。

    事实上,似乎自《致青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等影片上映并受到好评以来,青春题材影片便在内地院线开始扎堆出现,除开少数小众化影片以及一些拍摄得确实比较失败的影片,大部分青春题材电影都收获到了好口碑与好票房,这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了大众对于此类题材影片的热衷,更有人感叹“青春题材影片真是好拍又好赚”。那么是什么因素让这类青春题材影片这么广受欢迎呢?

    首先,青春题材影片契合了大众情感需求,易触发观众的心理认同。谁没有过年少轻狂时呢?那个懵懂的岁月蕴藏了太多或喜或悲的故事,年少时的理想、友情、亲情甚至爱情,几者皆有之。尤其爱情在青春片里是更为重要的部分。想必许多人的初恋都是在那个时候认识的(一个人的中学或大学时代),然而或许是造化弄人,或许当时太年轻不会处理感情,很多人最后没能和初恋走到一起,空留无尽的思念与怅惘。人们常常讲“忘不掉初恋”,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叫做“蔡戈尼克效应”,意即人们对已完成了的、已有结果的事情极易忘怀,而对中断了的、未完成的、未达目标的事情却总是记忆犹新。许多青春影片中初恋的这种“缺陷美”正好迎合了大众的这种心理,故而也引发了大众的共鸣。

    青春题材影片强烈的年代感和怀旧感也能勾起广大观众尤其是70后、80后观众的心理共鸣。当下中国正值社会转型时期,这些70后、80后们发现自己身边的东西变化太快,生活压力也大得让人喘不过气,于是便开始怀念年少时以寻求一点心灵慰藉。青春题材电影很多正是以90年代乃至21世纪头几年为时代背景,片中的场景、物品乃至人物的话语体系、穿着打扮风格无不遵循着当年的风格样式。在那个年代,安装电话仍然昂贵的,电脑与网络远未普及,BP机像今日的手机一样是人们的必备品,通讯的不便拉长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似乎让情感变得更加弥足珍贵。许多年轻人手捧随声听,买来路边廉价的磁带,听着“四大天王”、张雨生、卓依婷、小虎队等当年红极一时的歌手或乐团的歌……影片把这些情形一一再现出来,勾起人们的这种怀旧之情,正如同心灵鸡汤一样给予困惑迷惘的现代人以安慰。

    再有,青春题材电影制作所需成本较低,不像那种大制作类型影片制作成本高昂,也不会有那种震撼人心的场面。因此这种类型的影片往往会在参演明星、电影情节设计以及包装宣传上多下工夫。影片中几个“小鲜肉”男星、 “宅男女神”或是知名演技派明星参演,就会引来大批铁杆粉买账。电影情节的设计上文已经提及,就是把能够引发广大观影人群共鸣种种往事(如初恋、年少时的梦想、友情等)写进影片的剧本里,以款款深情打动人心,树立好口碑。或是把经典热卖的青春小说、言情小说改编成青春影片也可以引人关注。在包装宣传上青春题材影片的宣传力度很多时候甚至超过一些其它类型的大制作影片。而且这种类型影片往往在宣传中很重视影片宣传歌曲和主题曲的作用,有时仅凭一首暖心的歌,就能让我们把这部影片牢牢记住。同时在观影人群心中也会树立起一个印象:这部影片就像它的配乐一样美好。例如提到胡夏的《那些年》,我们便会想到《那些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提到魏晨的《花开那年》和王菲的《匆匆那年》,我们就会想到电影《匆匆那年》。

    总而言之,迎合市场需求加上精良的制作与精心的宣传包装,让青春题材影片近年来成为内地院线经久不衰的一道风景线。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美好的青春题材影片问世,带我们把那美好的青春细细品嚼。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