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探索“校企共同体”实践机制
安蓉泉//m.auribault.com2014-05-20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编者按

  在今天中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理念深入人心但还困难较多。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从2008年开始引进区域主导行业的主流企业建设“校企共同体”,相继建立起七个“人财物融通、产学研一体、师徒生互动”的新型二级学院实体。2010年,教育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代表集体考察了杭职院的校企共同体。教育部、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到学校考察,要求研究和推广杭职院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做法。在此,编发此文,希望对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启迪新思路。

  实现校企深度合作,能不能真正调动企业合作积极性是关键。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体会是:要确立四个基础性理念,即“他赢为先”的合作先导观念、“企业主体学校主导”的合作互补观念、“整合优势资源”的合作条件观念和“以融至善”的合作育人观念。自2008年4月起,杭职院以区域大企业冠名的友嘉机电学院、金都管理学院、达利女装学院、临江管理学院、新通国际学院、青年汽车学院、普达海动漫艺术学院大楼在校园接踵而起;相应的六大运行机制,也在校企双方的切磋磨合中日臻完善。

  建立“管理共同体领导机制”。院校企共同体的理事会结构,按照企业出任理事长校方副理事长、企业人数多于校方(一般是4∶3)的原则安排,保证企业对共同体的“主体发言权”和责任担当。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双方协商交叉选派;达利女装、新通国际、普达海动漫艺术学院院长分别由企业老总直接兼任,学校选派常务副院长或副院长。

  创造“师资共同体互补机制”。七个学院相继建立了校企“双专业负责人制”:各学院聘请企业工程师、技术人员为学院兼职教师,企业也根据需求或聘请学院专业教师担任相关部门副总经理、副总管,或根据学院要求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增长实践能力;通过企业技师和学校教师“一对一”结对互助基础上的课程共建、企业锻炼,逐步实现双方的“身份互认、角色互通”。

  培育“专业共同体建设机制”。一是由企业提出最新岗位需求和标准,商定人才培养方向,增设相关专业,共同制定课程体系。如随着近年国外知名女装品牌抢滩国内市场,达利女装学院理事会对服装产业面临以生产为主向研发和销售两个终端转型升级的趋势作出分析,对店长、导购等营销人才奇缺信息作出预测,达利女装学院及时增设了“时装零售”专业方向。二是课程体系与企业岗位深层联通,校企双方共同组建课程开发团队。学校教师主要做课程的整体设计、体系性知识的讲解、对企业教师实践指导的提炼总结等工作;企业教师主要从事教学项目的选择、经验型知识的讲解传授以及对学生实践操作的专门指导和作品点评。专业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设计、教材编写、课堂项目选取、教学组织实施和教学成果评价。

  营造“产学研共同体创新机制”。包括建设合作培训中心或共同培训员工和学生,建设合作研发平台,建设合作生产项目。友嘉实业集团为友嘉机电学院提供设备50台(套),价值3000多万元,用以装备校企双方共建的先进机械制造中心、机床维修中心和数控精密制造中心。友嘉集团还配备了18位常年驻校的技师,协助友嘉学院的培训、维修和生产工作。企业“出人、出钱”的动因,是“三个中心”承担着真实的制造和维修任务。

  建设“资源共同体互助机制”。第一,把企业资源支持和学院专业设置对接。友嘉集团把友嘉机电学院作为集团一个重要的事业部,纳入集团整体规划和全球化发展战略,委派企业技师常驻学校帮助教学、提供价值数千万的机电设备、负责所有设备的维护与更新、出资500万元在学院建设“工具博物馆”;学院通过专业的对应和调整,为友嘉集团的设备维修、员工培训、员工补充提供了专业帮助和专门服务。第二,推动企业资源和学院工作双向“融入”。动漫艺术学院校企共同体按企业生产要求改造教学场所,学校出场地和部分设备,普达海集团出资600余万元资助,共建了集教学、生产、研发功能于一体的教研实训基地。第三,学校资源的“开放”与企业需求的结合,营造了校企团队合作环境。

  实现“文化共同体交融机制”。杭职院校企共同体的文化交融,走过了由表及里、逐步深化的三个阶段。首先是表层“主动贴近”。如学校把达利集团“达己达人,利人利己”核心价值观和各个集团的司徽、企业色元素等蕴涵企业文化的表述及象征等,装潢在各学院大厅和融入学院大楼装修中。企业生产规范、作业流程表等在各学院教室、实训室墙上随处可见。其次是中端“互相体验”。学院按照企业员工培训的方式,请企业老总对师生进行行业及企业发展史、奋斗史及企业理念、企业文化的讲座;学院领导在不同场合经常为教工分析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的艰难和压力,同时通过座谈会、教学反馈、评比企业兼职优秀教师等方式,使企业管理层了解师生对教学质量的感受。第三是走向“相互交融”。企业重大工作会议学院管理层悉数参加,企业把一些研发项目直接交给学院承担;教师则在实践中深切感受到有主导行业的主流企业为背景,给自己思维方式、教学方式、课题争取、研发能力带来了明显拉动效应,关注企业动态、结交企业朋友、服务企业需求、赢得企业满意的思维品质和行为方式,在杭职院已蔚然成风。

  (作者系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