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就业是如何实现“稳中有进”的
韩秉志//m.auribault.com2014-11-13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今年前三季度就业的“稳中有进”,很大程度得益于改革创新的“发力”:简政放权是一步“先手棋”,一系列引导鼓励创新创业的制度措施是“连环炮”,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很重要

  经济增速放缓,人们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影响就业。今年前9个月,我国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人,已提前完成全年就业目标。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能够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年度目标,就业持续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实属不易。

  一般而言,经济上升期就业形势好,容易理解。但在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就业不降反增,依靠什么?就业的积极变化,不仅表现在就业人数的增长,还体现在就业结构的优化。简政放权加上“定向减税”、“定向降准”等财税金融措施,有力支持了服务业、“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新兴业态的发展。物流快递、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商业模式迅速成长。表面看,这只是就业增长的提速,实际上是就业增长动力的转换。

  经济增速放缓是否会波及就业的讨论仍将继续,但这一点大可不必“唯数据论”。实际上,有利于就业增长的经济增长才最为珍贵。就业市场逐年呈现的良好态势,足以让广大拥有稳定收入的劳动者对未来充满信心。

  与往年的着力点不同,今年前三季度就业的“稳中有进”,很大程度得益于改革创新的“发力”。

  随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企业准入门槛低了,“紧箍咒”念得少了,全民创业兴业的干劲提高了。企业注册资本制度改革激发创业热情,成为前三季度就业形势总体保持平稳的重要原因。

  自上而下的简政放权,进一步推动了市场化改革,让创业者和企业有更多机会展现创新创造的活力。一年多来,中央政府各部门先后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重点突出了企业主体设立、生产许可、经营范围、资本和资产处置等与企业生产经营息息相关的领域改革。近半年来,新设立的市场主体呈“井喷式”增长,同比增长超过60%.如“星星之火”般的小微企业和服务业,带动了上千万人就业,成为经济增长新的支撑力量。

  如果说,简政放权是一步“先手棋”,那么一系列引导鼓励创新创业的制度措施就是“连环炮”。下基层补学费,开网店给实惠,上岗前有培训……从各地各部门支持创业配套政策的密集发布,到各地大学生、农民工创业园的日渐兴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与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信号立体交叉,目的就是要让劳动者就业有“助”,创业有“路”,让就业创业渠道从独木桥变成立交桥,使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取得新进展。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样助推了就业增加。今年以来,就业量最大的东部地区,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稳步回升的同时,贡献了大量新增岗位;中部地区保持稳定;西部地区城镇新增就业持续快速增长,占全国比重不断上升。

  当然,看就业,不能只看眼前、看局部、看“单科”,更要看趋势、看全局、看“总分”。展望四季度,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和定向调控措施进一步实施,经济形势有望保持平稳,这将为稳定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也要看到,世界经济依然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减,这些都会传导、影响到就业。再加上就业自身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这都将对眼下及未来的就业形成压力。对四季度的就业形势不可盲目乐观。

  那么,就业增长如何保持定力?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经济发展不是短跑,而是没有终点的长跑,要有一定的速度,但更重要的是看耐力和后劲。就业问题同样如此,其着眼点不是眼前的得失多少,而是蓄力长远的发展。毫无疑问,改革创新让劳动者尝到了甜头,但未来还有巨大的创新发展潜能尚待开发。唯有啃下一块块改革的“硬骨头”,才能释放助推就业的持久动力。在经济增速换挡的特定时期,着眼于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最为重要。如果我国亿万劳动者都能投入创业和创新、创造,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就业持续发展的“发动机”就一定会换代升级。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