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主流传播凝聚战“疫”强大正能量-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理论

时政

以主流传播凝聚战“疫”强大正能量

陈晓建
2020-09-21 15:43:53  来源: 南方日报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重大考验,同时也是对宣传思想工作的一次重大考验。在这场人民战争中,如何充分有效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团结凝聚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全方位的舆论支撑,是宣传系统面对的重大命题。

  疫情发生以来,梅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对疫情防控有关工作要求,树立大宣传理念,开启大战“疫”模式,充分整合信息资源,规范和完善信息发布机制,会同各级各部门构筑起联防联控的宣传大格局。与此同时,根据疫情发展变化和防控工作调整,精准聚焦不同阶段工作重点和薄弱环节,从舆情引导、新闻报道、社会宣传、文艺战“疫”等方面发力,层层推进防控宣传工作。在战“疫”期间,组织全市主要媒体发布本地相关报道和信息12万余篇(条),总阅读量超3.3亿次,刊播公益宣传逾1800万条次,营造了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的舆论氛围,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用好融媒网络,节节发声汇强音

  借助融媒体互联平台,集中主流媒体优势资源,构建起权威、立体、高效、精准的平面化信息传播体系,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政令畅通、落地见效。

  一是坚持每日通报,权威发布疫情。统筹南方日报梅州站、南方+梅州频道、梅州日报、市卫健局“健康梅州”微信公众号等传播资源,发挥本域流量点击优势,每日通报疫情最新情况,多层次、高密度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据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数字政府研究中心测评显示,在广东疫情通报透明度测评中,梅州位居前列,“发布质量”满分。

  二是着力强化显政,做好正向传播。在梅州日报和市广播电视台的新媒体客户端开设“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抗疫复产,梅州在行动”等专题专版专栏,即时播发、滚动推送中央、省市重要决策部署和重大行动,报道各级党委政府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和措施成效,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宣传全市党员干部在抗疫中发挥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的声音第一时间传播到千家万户,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

  三是开展科普宣传,引导科学防疫。加强疫情防控群众性宣传教育,通过新媒体广泛推送科学防护知识,扩大疫情防控知识覆盖面和普及率,引导群众正确理性看待疫情,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

  四是加强监测研判,妥善处置舆情。市委网信办严格落实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抓实舆情监管。

  依托村居网格,到边到底全覆盖

  镇、村两级是疫情防控信息传达的末端,在实施严格的防控措施后就成为了信息传导的难点,也容易变成堵点、盲点。梅州充分利用基层平台资源,发动志愿服务力量,全面构筑村居疫情防控宣传“防火墙”,打通科学防护知识普及的“最后一百米”,形成人人支持防疫、配合防疫的意识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是发挥网格优势,开展精细宣传。充分发挥创文工作网格化机制作用,将1500名创文网格员和12313名村(居)综治网格员组成防疫宣传联盟,按照“街不漏巷、巷不漏户、户不漏人”原则,走街串巷开展流动宣传,在村居出入口、农贸市场、住宅小区、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地等摆设宣传摊位,采取播放录音、发放传单等办法,深入宣传防护知识。

  二是整合人力资源,开展志愿服务。全市17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因时因地制宜,通过“i志愿”发布政策法规解读、防疫知识普及、心理咨询疏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发动党员干部、返乡大学生、退休干部、退伍军人等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广泛开展“敲门行动”,将防疫知识送到每个家庭。

  三是用好大小喇叭,开展“土味宣传”。全面启用应急广播、高音喇叭、村头广播,利用流动广播车、公益电影放映车、手提小音箱等,用顺口溜、快板、唠家常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呼吁居民做好防疫,戴好口罩,减少串门,让防疫知识入耳入脑入心。

  发挥文艺力量,以艺暖心聚合力

  号召全市文艺工作者坚守文艺初心,迅速行动,用手中的笔触、心中的旋律、满腔的热情,以文传神、以艺鼓劲,创作文艺防疫作品,增强全民战“疫”的信心决心。

  一是挖掘两地文脉,用汉歌“艺”起“抗疫”。梅州与武汉都是汉剧艺术之乡,文脉相承相通。在抗击疫情的重要时刻,两地汉剧艺术家千里守望,携手推出汉剧艺术精品力作,创作录制《万众一心壮志酬》《归来无恙》等作品,向奔赴抗疫一线、守卫人民的勇士们致敬,以实际行动为武汉加油。

  二是做实特色内容,助力基层宣传。率先在全省开辟“听山歌”微信小程序“山歌抗疫情”专栏,推出客家童谣《阿公阿婆“唔爱”出门》、松口山歌《坚定信心携手进》等71件作品,组织创作客家山歌《众志成城把疫防》、原创歌曲《逆行的光》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内容和接受方式,夯实农村、社区防控疫情基层基础。

  三是着力打造精品,开展全媒传播。先后创作录制了《归来依旧芳香》《武汉加油》《新时代白求恩》《托起明天》等致敬最美“逆行者”和助力抗疫阻击战的优秀音乐作品,在全网各大媒体平台进行刊播推广,受到广泛好评。其中,联合省文联创作录制的抗疫公益主题MV《民族脊梁》,在人民网、广东卫视、学习强国等平台刊播,并被60多家媒体和平台转载,网络点击突破120万人次;MV《归来依旧芳香》全网各大视频平台阅读量超100万+,极大地凝聚了全社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作者系中共梅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编辑: 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