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不只是年轻人的事-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工运

创新不只是年轻人的事

蒋 妥
2018-09-07 14:37:15  来源:中工网—《劳动新闻》

  观点提示:

  近年来,我国人才强国战略深入推进,培养选拔人才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思想理念不断突破,使得越来越多富于激情、富有创造力的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在科技创新领域发挥了无可置疑的引领作用。然而,不拘一格用好青年人才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深刻认识到,那些坚持“一生做好一件事”的资深科学家们,仍在科技创新的事业上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近期最直接的例证就是“蛟龙号”载人深潜项目总设计师徐芑南,他以66岁高龄重返工作岗位,77岁评上院士,81岁仍在不断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的历史。实际上,不独在载人深潜领域,中国高铁、航天、青藏高速公路、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的科技领军者,也都是在该领域钻研数十年的老科技工作者。

  曾有人形象地把科技工作者的知识架构比喻为大写的英文字母“T”,以“横”谓之知识广度,以“竖”谓之专业深度。的确,没有丰富的体系化知识储备,没有长期的专业实践积累,在需要做出技术判断或决策时,往往容易失之浅薄。“横竖兼备”,便成了我们对理想知识架构的希冀,而要达到这样“博且精”的境界,大量的时间积淀显然绝不可少。年届高龄的“白发”科技工作者们恰恰具备这样的优势,这更说明了他们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价值弥足珍贵,也意味要积极发挥“老而弥坚”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们深厚知识积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作用,引领科技创新少走弯路。

  要破除戴着有色眼镜看“老人”的思维,不能因为年龄就对其冷眼相看、将其打入冷宫,对仍有能力创造出色业绩的老科学家要为他们向科技巅峰发起挑战创造更多的机会,给他们各尽其能的土壤;要打破人才评选的“窠臼桎梏”和“条条框框”,突出能力和业绩导向,凡是成绩出色、作出贡献的就要给予奖励,继续激发其干事热情;要营造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鼓励他们以创新为澎湃动力,敢于尝试、包容失败,在不断的创新实验中充分绽放他们的知识力量。

  除此之外,还要在树立“毕生成一事”的人才培养导向上多多着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才工作“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人才培养,与其他工作一样,都有其必然规律,只有尊重人才成长规律,才能真正培养出事业需要的人才。尤其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更应该明确这一导向,更应该有“一生做好一件事”的坚持,这与当前提倡的“工匠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大家耳熟能详的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躬身科研才有“一个人养活几亿人”的伟大贡献;屠呦呦数十载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才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无不与“一生做好一件事”的坚持有着莫大的关系,这也是当下青年人才应有的思想准备,是能够有所建树的重要前提。清代诗人袁枚所谓“人才那得如金铜,长在泥沙不速朽。愿公爱士如爱尊,毋使埋渣嗟不偶。”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固然重要,但更应该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树立“一生做好一件事”的良好人才培养导向,引导人才倾注精力于某一领域,真正成为行家里手。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