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故事:郝建秀小组“奔跑”62年
//m.auribault.com 2015-03-25 09:50:36来源:中工网作者:秦笑语

 

 

    以前一提到纺织女工就是“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但现在不一样了。姜玲说:“以前的郝建秀小组一直以高产、超产而闻名,一个车间能纺2个品种。但是现在的郝建秀小组一个月要试纺400多个新品种、每天翻改车次30多次。”

 

新时代的纺织工人


    在车间里,姜玲向记者介绍纺纱的大致过程:一包包棉花和化纤在前纺车间进行清花,经过梳绵、预并成为条卷,然后进行精梳,通过高并变成粗纱,再经过细纱车间成为细纱,最后经过后纺车间,变成了高支纯棉和混纺纱等成品。


    姜玲从纱包里拿起一支纱锭,上面标注着“新细G40/60细木 84# 前 1.26”的字样。“这是我们细纱车间今天的成品纱,上面写着日期和车档编号,从我们这里出去的每一支纱锭都有缠有这样的标签。”姜玲说,“这样哪一只纱锭出现质量问题都可以追根溯源,找到当天值班的值车工,责任到人!”。


    60多年来,我国的纺织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多的新机器、新技术、新产品更新换代,进入到生产车间中来。这就需要纺织工人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郝建秀小组的火车头精神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工作方向由埋头苦干向智力拼搏转变、技术水平由熟练保持向创新应用转变。


    “以前一提到纺织女工就是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姜玲说,“现在的纺织工人就是新一代的技术工人。以前的郝建秀小组一直以高产、超产而闻名,一个车间能纺2个品种。但是现在的郝建秀小组一个月要试纺400多个新品种、每天翻改车次30多次,以科研新品种为主。这点特别吸引我们,工作不再枯燥,我们感到有激情、有动力!只有我们小组试纺成功的新产品才能在全厂推广,非常有成就感。”


    谈起科研新品种,姜玲显得非常兴奋。2012年,总公司上了一批JWF1520型全自动落纱机,完全是由电脑操作,大大节省了人工。小组成员对新设备非常好奇,但是说明书上的很多新名词又令人费解。大家每天凑在一起一点点按照说明书摸索,随时向技术人员了解机器性能和工艺设计,经过了半年多的时间,小组终于全部熟练掌握了这种全自动落纱机的性能。


    “每试纺成功一项新品种,我们都感到特别快乐。那种感觉就像是学生解开了一道数学难题!”姜玲说,“现在我们会根据品种的不同设定工艺设定,每个月能提高产量9吨多!” 中工网记者 秦笑语摄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13页


编辑:秦笑语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